网站导航:  首页 > 易医理论 > 正文

易经与中医一脉相承

来源:   更新时间:2014-12-29 20:30:51   点击: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生理活动是以脏腑为中心的,而脏腑必须获得气、血、津液的滋养,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气、血、津液又是脏腑活动的产物。因此,在整个人体生命过程,这些物质不断地被消耗,又不断地得到化生和补充。这中间,气、血、津液布到全身,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而经络本身也需要气、血、津液的营养。由此可见,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
此外,“精”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精”;狭义之精,即指藏之于肾,与生长发育和生殖有关的精微物质。
(一)气的概念
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朴素认识被引起医学领域,就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并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述人体的生命活动。
基于上述认识,中医学里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一指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精气、营气、卫气等;二是概括脏腑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但两者又是相互联系的,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运动表现。总而言之,可以认为是一种能动的物质,而物质的运动即为气,由此而产生各种功能。
(二)气的功能
气是一种的变化着的物质,气的这种运动变化过程就称为“气化”。由于气化作用,而产生如下四方面的生理效能:
1、推动作用气的活动能力很强,生机勃勃,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一系列生理活动,都是气推动和激发的结果,由此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所以人体整个新陈代谢过程,就是气的运动变化过程。
2、温养作用 《难经.二十二难》说:“气主煦之”。 说明气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所以人体体温的维持,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都是气的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气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机体气的防御作用减弱时,外邪就得以入侵而发病,所以气虚患者易患感冒等。
4、固摄作用,称为“气能摄血”。此外,汗液、尿液、精液的正常排泄而不致过多,也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气的固摄作用与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的血液循行和水液代谢平衡有重要意义。
当气的生理功能失常时,又常引起气虚、气滞等病理变化。气虚主要表现为全身虚弱为元气不足等。气滞则是气的流通发生障碍的病理现象,有时也称为“气郁”。由于局部或全身的气机郁滞不见两胁胀痛、胸闷不舒;脾胃气滞,可见脘腹胀满、嗳气、呃逆、纳差等。
(三)气的生成和分布
气的生成,总的来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肾中之精气、(主要为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由脾胃化生的后天之精气),以及经肺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腑功能是否正常,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气在人体分布丰富,以及脾、肺、肾等脏腑功能是否正常,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气在人体分布的部位和作用、来源的不同,而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归结起来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它来源于先天,是先天精气所化,所以叫做“元气”。但它需要后天摄入的营养不断补充和培植,才能保持充足而不断发挥作用。元气根于肾,由肾分布到全身各处,能激发和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所以元气是人体生化的原动力,在人身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元气充沛,则周身组织器官功能活跃,机体强健而少病。
2、宗气宗气又称“大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宗气积聚之处称为“膻中”,为气之海。它的主要作用:一是维持肺的功能活动,推动呼吸:二是贯注于心脉之中,协助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故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以及气血的运行,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 营气营气主要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较有营养的部分。营气行于脉中,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周身,发挥其营养作用,所以称为“营气”。正由于营气是血液的组成成份,两者不可截然分割,因而习惯上往往营血并称。又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又称为“营阴”。
4、 卫气卫气也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是水谷之气中比较雄厚强捍的部分,其性“剽疾滑利”,活力甚强,运动迅速。因而不受脉管约束,运行于脉外,外而皮肤肌肉,内而胸腹脏腑,遍及全身。卫气有温养皮肤、肌肉、脏腑,调节汗孔开合的作用,发挥了保卫肌表、抵御外邪的防卫机能,所以叫做“卫气”。又卫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属于阳,故又称“卫阳”。
此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不同名称的气,它们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共同分布、作用于该处,分别代表了各自不同的生理活动。
气散布于全身,流行于各处,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其运动形式,虽是多种多养的,但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一旦气的升降出入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二、血
(一)血的生成和功能
血即血液,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主要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具体来说,饮食物经过脾胃的消化吸化,化生营气和津液等营养成分,上输心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转化为血,再注之于脉,运行到全身。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之于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此外,肾精的转化为血,也是血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有“精血同源”的说法。
《难经.二十 二难》说: “血主濡之”, 故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无不由血液供给养料,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因此,血虚而血的滋养作用不足,就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面色不华或萎黄、肢体麻木等证候。
(二)血液的循行
血液生成后,有规则地在脉道中周流不息。血液的正常运行,不仅依赖于心,而且与肺、肝、脾也有密切关系。心主血,血液依靠心的动力,通过脉道循行于全身;肺主气,而朝会百脉,肺气贯注心脉,协助心脏,推进血液运行;肝藏血,以调节全身的血流量,使血液的供给更符合生理的需要;脾统血,使血液循行脉而行,不致逸出于脉外。所以,血液的运行和调节,主要是由心、肺、肝、脾等脏来共同完成的。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器功能失调,都可能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
三、津液
(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功能
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涕、泪、唾液等。但津和液之间又间又略有区别,较清稀的水液称为“津”,较浓稠的称“液”,不过津液本同一体,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故常津液并称。
津液来源于饮食,经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它布散于全身,其中津渗透浸润于肌肤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流行浸润于骨节、脏腑、脑髓间,以滑利关节、润血脉的津液,则是血液的基本成份。
(二)津液的代谢,主要与、脾、肾等脏的功能活动有关。脾脏运化,把吸收来的水液上输到肺,通过肺的宣散作用外达皮毛,然后带着废料通过皮肤为汗而排出;另一部分水液,则又在肺的肃降作用下,经过三焦通道,下送达肾,通过肾的蒸化,分清泌浊,清者重行吸收再度利用,剩余部分带着废料通过膀胱为尿而排出体外。肺、脾、肾等脏腑密切协作,互相调节,不断地进行津液的吸收、输布和潘泄,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动态平衡。由于汗和津液都是津液的代谢产物,因此,有时将汗、尿也笼统地称为津液。
津液代谢是维持人体内水液平衡的重要环节。因此当津液缺乏时,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口唇燥裂、口渴、鼻干等津液不足的症状;内脏津液不足,也可引起各种津伤化燥的病证,如肺燥干咳、胃燥口渴、肠燥便秘等。反之,如果津液运行障碍,代谢的废物不能正常排泄,就会造成体内水液潴留,发生水肿、痰饮等病变。这是津液发生病变的两种基本病理现象。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气、血、津液尽管各自有不同的生成过程和生理功能,但它们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同时也是脏腑生理功能的产物。因此,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它们相互关联,相互转化,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和血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紧密联系。血液的生成,有赖于脏腑的气化;血液的运行,要依靠气的推动;控制血液在经脉之中循环,必须有气的固摄,,所以说气能“生血”、“行血”和“摄血”,概括起来,则是“气为血之帅”。另一方面,气的生成和发挥作用,需要血的充分供给营养,气依附于血而存在,血旺则气足;反之,如果大量出血,就可导致气的走脱而衰微,所以说“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因而在病理方面,气血的病变可以互相影响,气虚可以导致血虚,血虚也能引起气虚;气滞可以导致血淤,血淤也能引起气滞,两者互为因果。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和津液之间也互相影响,有着密切联系。津液的生成、输布乃至排泄,无一不是脏腑气化作用的结果,气旺则津液充足,所以有“气能生津”的说法。如果气不化水,将会影响津液的代谢,导致水液停留,发生痰饮、水肿等疾病;若因气虚不能固摄,可造成津液的大量流失,发生漏汗、多尿等病证。另一方面,气也要依附于津液而存在,这叫做“津能载气”。因此津液的病变也会来气的一些病理变化。例如:津液的大量丢失,气往往会随津液而散脱,这叫做“气随液脱”。如果水液在体内积聚,又能阻碍气机的流通,影响脏腑的气化活动。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
津液和血都属于阴,都具滋润和濡养的作用,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津液存在于血脉的内外,在脉中的津液是血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由脾胃化生吸收后上输到肺,与脉中的营气相结合,在心气的作用下,变化而为血液,运行于全身;而血中的水液部分渗出脉外,也就成为脉外的津液。津与血之间相互渗透和转化,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在病理情况下,也互相影响。津液亏损常可导致血虚,而营血亏虚同样会引起津液不足。如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会使血液耗伤,引起心悸等症,这是津伤而导致血少,心失所养的例证。另一方面,如大量失血后,可出现口渴、舌面干燥无津、尿少、便秘等津液贵乏的症状。因此,《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为临床亡血者不可发汗,津夺者不宜动血之诫。
小结
人体的结构主要由脏腑、经络以及气、血、津液三大部分所组成。它们在机体虽然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脏腑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的基本功能是贮藏精气,特点是“藏而不泻”。其生命的主宰。肝主藏血,并调结血流量;又主疏泄,对调整全身气机重要作用。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都由此获得给养,故获“后天之本”之称,并能统血,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肺主一身之气,司宣肃而行呼吸,通调水道,参与体内水液的代谢。肾主一身之水液,藏精,主骨髓通于脑,肾中的阴阳是全身的根本,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殖有密切关系,所以被称为“先天之本”。腑的基本功能是消化饮食物, 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特点是“泻而不藏”。脏与腑之间互为表里。此外,还有奇恒之腑,功能大多与五脏六腑有关。
经 络是人体各部分之间联系的通路。它由经脉、络脉两部分组成。经脉之中有正经和奇经,正经即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与相应的脏腑有络属关系,其循行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经气注于其间,气血通行其中,循环不息,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奇经即任、督、冲、带、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八脉,错综交叉于十二经脉间,起到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经络在生理状态下,有运行气血,联系周身,转导感应,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病邪也可循经出入,而反映各种病变。根据经络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的联系,可以察知疾病的病变所在,进而指导治疗。
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中,气是一种能动变化的精微物质,具有多种形式和生理功能。主要有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而最基本的是元气。在气化运动中,气表现为推动、温养、防御、固摄四方面的基本功能。血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并可从肾精转化而来,循行于周身而起到营养全身的作用。津液是人体内的正常水液,布散于全身,滋润组织器官,它还是血液的组织成份。 气、血、津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总之,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的网络联结,联系形体组织(皮、肉、筋、骨、脉)、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前后阴),以气、血、津液等为其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构成一个即各有其生理活动特性,又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的生命活动整体。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                                   肝→ 心→脾→肺→肾
       如木生火,即肝木济心火,肝藏血,心主血脉,肝藏血功能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发挥。火生土,即心火温脾土,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生血统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血能营脾;脾才能发挥主运化、生血、统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气,化生气血,转输精微以充肺,促进肺主气的功能,使之宣肃正常。金生水,即肺金养肾水,肺主清肃,肾主藏精,肺气肃降有助于肾藏精、纳气、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肾水滋肝木,肾藏精,肝藏血,肾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发挥。这种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论来阐明的。
       用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属金,心属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如心火之阳热,可抑制肺气清肃之太过。肝属木,肺属金,金克木,即肺金能制约肝木,如肺气清肃太过,可抑制肝阳的上亢。脾属土,肝属木,木克土,即肝木能制约脾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属水,脾属土,土克水,即脾土能制约肾水,如脾土的运化,能防止肾水的泛滥。这种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用五行相克理论来说明的。
    三、五味与五脏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饿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酸梅、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药苦口之说,中医认为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积累,防治各种疮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还具有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都是补甘食物的不错选选择。
        4、辛入肺:中医认为辛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既能保护血管,有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肾经衰弱者不可食用。
        5、咸入肾: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中医认为咸味食物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咸味有泄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属于优质的咸味食品。

       四、五色、五谷与五脏
       1、肝色青:宜食糙米、牛肉、枣、葵;青色应肝,所以想要面色红润,不宜以素食为主。
        2、心色赤:宜食小豆、犬肉、李、韭;赤色应心,故而想要面若桃花,可补以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红苹果。
     3、肺色白:宜食麦、羊肉、杏、韭;白色应肺,想肌肤美白,可常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浆、牛奶一类。
        4、脾色黄:宜食大豆、栗;黄色应脾,所以面色暗沉的人,可辅以黄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萝卜、蛋黄等。
        5、肾色黑:宜食肌肉、桃、葱;黑色应肾,所以肤色较深的人少吃色素添加过多的食物。

       五、五官与五脏
        1、鼻为肺之官
          鼻子的外形为胃气所主,鼻孔为肺气所主,所以肺开窍于鼻,鼻是肺之官,只要人的肺有病首先就会表现在鼻子上。这里讲的鼻子主要指的是鼻孔里边,肺热则鼻孔出气粗、热;肺寒则鼻孔冒凉气。比如当人得肺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喘息鼻张的症状。
        2、目为肝之官
       肝开窍于目,得了肝病会在眼睛上有所表现,一般得肝病的人两个眼角会发青。孩子如果受到惊吓,鼻梁处常会出现青筋或者青痕,这也与肝有关联。在中医的五色和五脏的配属里,肝主青色。这个青色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的青草、树叶的绿色,而是苍色。肝是从肾水里面生发出来的,苍这个颜色是黑色与青色的一个过渡之色。顺便谈一个问题:如果人在冬季没有养好身体,到了春天气机就生发不起来,就会生病。所以,了解颜色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对养生保健是有裨益的,我们平时可以通过观察脸色的变化对身体的状况作出判断。
   3、口唇为脾之官
       脾开窍于口,口唇是脾之官。得脾病的人会出现唇黄或者嘴唇四周发黄、嘴唇脱皮、流血等症状,这些都是阳明燥火太盛造成的。
        4、舌为心之官。
       心脏有病一般会出现舌头不灵活、舌卷缩等症状。口误,经常说错话,也是心气不足的象。《黄帝内经》上有:心病者,舌卷缩,颧赤。颧赤是说心脏有病的话,颧骨这个部位会发红。除了颧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要留心印堂,因为心病还会表现在印堂处。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如果突然地发红,而且图案如灯花状,是心神将散的象,我们尤其要当心,这叫“祸福在旦夕间”,可能会有重病突发。印堂发黑也不是件好事,从中医的角度讲,这相当于水气凌心,就是肾水太多,心火太弱,肾水上来使心火的功能发挥不了。这也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印堂颜色的变化加以小心。
        5、耳为肾之官。
       耳朵的病都会跟肾相关。《黄帝内经》里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得肾病的人会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五官通利则五味、五色、五音方能俱辨。中医认为五官与脏腑器官的关系极为密切,通过了解五官的病变就可以发现隐藏在身体内的五脏的病变,所以我们要时刻留心五官的变化,才能留意到相关联的五脏的情况。具体到五官的养生方法,很简单:常闭眼,养神;少说话,养心;平稳呼吸,养肺;多食美味,养口;少惹烦杂,非礼勿听,养耳。
    六、五情与五脏
1、心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2、“肝在志为怒”
  怒是人们受到外界刺激时的一种强烈的情绪反应,是一种不良的情志刺激。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伤肝,导致疏泄失常,肝气亢奋,血随气涌,可见面红目赤,心烦易怒,甚则可见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心烦易怒。
        3、“脾在志为思”
  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虑、思考,是人体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沉湎于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4、“肺在志为忧(悲)”
  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的黏液。人哭泣的时候,肺气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开窍于鼻,所以涕就从鼻中流出了。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还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5、“肾在志为恐”
  恐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恐是人们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对机体的生理活动是一种不良的刺激。《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即是说明惊恐的刺激,对机体气机的运行可产生不良的影响。“恐则气下”,是指人在恐惧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可使气迫于下焦,则下焦产生胀满,甚则遗尿。“惊则气乱”,则是指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可因惊慌而产生一时性的扰乱,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现象。

       七、五季与五脏
        1、春宜升补:春季阳气初生,大地复苏,万物生发向上,内应肝脏,应根据春季的特性,因势利导,应用桑叶、菊花、生姜等升散之品以充分调动人体的阳气,使气血调和。
        2、夏宜清补:夏季炎热、火邪炽盛,万物繁茂,内应心脏,应根据夏令之时,人体脏腑气血旺盛,采用金银花、荷叶、莲子等清淡、清热之品调节人体阴阳气血。
  3、长夏宜淡补:长夏时值夏、秋之际,天热下降,低湿上蒸,湿热相缠,内应脾脏,应采用赤小豆、绿豆、藿香等淡渗之品,利湿健脾以达到气血生化有源。
        4、秋宜凉补:秋季阳气收敛,阴气滋长,气候干燥,内应肺脏,此时五脏刚从夏季旺盛的代谢中舒缓过来,应采用百合、黑芝麻等滋阴生津之品,以调节夏季脏腑功能的失调。
        5、冬宜温补:冬季天气寒冷,阳气深藏,内应肾脏,此时应根据冬季封藏的特点,以桂圆、核桃仁、阿胶等温补之品来滋补人体气血之不足,是脏腑的气血旺盛,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八、五液与五脏
       汗、涕、泪、涎、唾五种分泌物或排泄物称之为五液。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即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并分属于五脏,故称五脏化液,又称五脏化五液。五液属津液范畴,皆由津液所化生,分布于五脏所属官窍之中,起着濡养、滋润以及调节津液代谢的作用。五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是在津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的气化过程中完成的,是多个脏腑,特别肺、脾、肾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五脏是脏象学说的核心,故又将汗、涕、泪、涎、唾分属于五脏。故曰:“人之一身,有涕、泪、涎、唾、便、溺,皆属一水之化,而发于九窍之中”(《质疑录》)。“汗与小便,皆可谓之津液”(《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五脏与五液的关系是津液代谢过程中,整体调节与局部调节的统一。
        1.汗为心之液:什么是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阳”,是指体内的阳气;“阴”,是指体内的阴液。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是说汗液为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汗孑L)排出的液体。汗液的分泌和排泄,还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腠理开,则汗液排泄;腠理闭,则无汗。因为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血又为心所主,汗为血之液,气化而为汗,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正如李中梓所说:“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医宗必读·汗》)。由于汗与血液,生理上有密切联系,故它们在病理上也互相影响。就汗与血液的关系而言,汗出过多,可耗血伤津。反之,津亏血少,汗源不足。故临床上出现血虚之候时,应慎用汗法。“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道理就在于此。就汗与心的关系而言,汗出过多,耗伤心的气血,则见心悸怔仲等。由于汗出是阳气蒸发津液的结果,故大汗淋漓也会伤及人的阳气,导致大汗亡阳的危候。反之,当心的气血不足时,也会引起病理性的出汗,如心气虚,表卫不固而自汗;心阴虚,阳不敛阴而盗汗。
        2.涕为肺之液:涕是由鼻内分泌的粘液,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之窍,五脏化液,肺为涕。在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时,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感风寒,则鼻流清涕;肺感风热,则鼻流浊涕;如肺燥,则鼻干涕少或无涕。
        3.涎为脾之液: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涎具有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涎分泌较多,还可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
        4.泪为肝之液: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则可见泪液分泌异常。如肝的阴血不足,泪液分泌减少,常现两目干涩;如风火赤眼,肝经湿热,可见目眵增多,迎风流泪等。此外,在极度悲哀的情况下,泪液的分泌也可大量增多。
        5.唾为肾之液:唾与涎同为口津,即唾液。较稠者为唾,较稀薄者为涎。脾之液为涎而肾之液为唾:唾液除了具有湿润与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以及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外,还有滋养肾精之功:因唾为肾精所化,多唾或久唾。则易耗肾精,所以气功家常吞咽津唾以养肾精。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五液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只要你掌握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到日常的养生中,相信您自会有一个健康的体魄!